關懷家中長者 認識「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患者家屬須知)

一個人年幾越大,記性越差,脾氣轉壞,這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嗎?

80歲的黃婆婆,一向身體健康,精靈活潑,買餸、煮飯通通自己處理妥當,不時出外旅遊,生活多姿多采。可惜一次中風後,她的記憶力開始衰退,很多事情想不起來。晚上難以入睡,日間賴在床上,脾氣變得暴躁,小小事情不如意便破口大罵。記憶力和自理能力大不如前,感覺自己很無用,還常說:「早點死了算!」。黃婆婆突然的轉變,同樣令身邊的家人感到困惑,對於婆婆晚上不睡騷擾別人、脾氣古怪、不斷重覆問題、無理取鬧等,家人不明究竟。

認知障礙症的患者記憶力轉差、日夜顛倒、脾氣變得古怪,以往能夠自控的事情漸漸做不到,這一切改變不但對患者構成壓力,也令家人摸不著頭腦。如果大家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不足,患者的病情一直發展下去,便會被混淆成患者有意或無意地讓家人添麻煩,家庭關係變得緊張,因此,家人的認識和明白相當重要。

黃婆婆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差,需要有人長期照顧。子女在照顧黃婆婆的安排上意見出現分歧,各人對入住院舍、聘請看護,或是家人親自照顧等安排上,皆有不同的看法,黃婆婆看見子女為自己的事情爭吵,更覺得自己是子女的負累,感到十分難過。

家人發現黃婆婆的情緒越來越差,終日愁眉苦臉,晚上睡不好,決定尋求精神科專科醫生的意見,確診婆婆患上認知障礙症。當家人加深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後,便明白過往黃婆婆的古怪行為和轉變是由於患病所引致,大家的誤會也隨即解開。

其實,家人能夠多了解認知障礙症的發展,及早求醫,對於減慢、緩解患者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家人不同的意見誤差,會為照顧者帶來一定的壓力,患者也難以適應。因此,當發現家人出現上述症狀時,第一,要及早求醫,讓醫生能夠詳細向家人解釋患者的狀況和發展。第二,家人應該採取一致的方法去照顧患者。第三,家人要對認知障礙症患者有一個合理的期望。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照顧者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健康,因為這是一個長期的責任,假如壓力過大、導致情緒失控,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健康。

關懷家中長者 認識「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患者家屬須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