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壓力媒體訪問

情緒與壓力媒體訪問

2023年 12月21日 新城電台 |【【新城健康管家】如何避免憂鬱症復發?原來照顧者亦需要情緒疏導?|鄭萃雯 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
2023年 12月15日 新城電台 |【新城健康管家】抑鬱症的治療方案?電擊真的能治療精神病?分析影響康復的風險因素!|鄭萃雯 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
2023年 12月09日 新城電台 |【新城健康管家】發現抑鬱問題應及早接受治療!家人支援對患者具關鍵性影響|鄭萃雯 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
2023年 12月02日 新城電台 |【新城健康管家】本港情緒障礙個案不斷增加|了解抑鬱成因與徵狀|別錯過身邊人的求救訊號!|鄭萃雯 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
2023年 07月06日 晴報 李玟離世|醫生拆解3大抑鬱症惡化徵兆 家人勸慰時一句話恐成催命符

李玟離世|醫生拆解3大抑鬱症惡化徵兆 家人勸慰時一句話恐成催命符

樂壇天后李玟(CoCo)近年飽受抑鬱症煎熬,日前在家中割腕輕生,昨日返魂乏術,終年48歲。據統計本港有超過30萬人患上抑鬱症,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除了突然默默交代身後事,家人如發現抑鬱症患者突然在家中「行唔安坐唔落」,或屬病情惡化先兆。另外,他提醒家人在開解時,一些批判性、指導性說話例如「堅強啲」、「好小事」等,反而有機會帶來反效果。醫生亦分享一宗病例,一位表面生活「幸福美滿」的太太背後卻患有抑鬱症,幸好丈夫因一個小細節發現異常,及時阻止太太輕生。

據統計本港已有超過30萬人患上抑鬱症,常見徵狀包括失眠、情緒低落、心情煩躁等,但不少港人都曾經出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症患者呢?精神科專科醫生陳仲謀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臨床上醫生最基本會評估病人是否有「功能失調」情況,例如「唔返工」、「唔想做人」,不再做平時會做、需要做的事等,如出現情緒大變、長期「好灰」,更是病情惡化徵兆。

陳仲謀指抑鬱症患者只要定期食藥覆診,絕大部分都可以能痊癒,但部分病人如再遇上重大打擊、自行停藥則有機會惡化。如何察覺抑鬱症患者有自殺傾向,陳仲謀指,除了長期失眠及對所有事情失去興趣和動力外,比較明顯是病人會在言語間透露尋死念頭,例如提到「唔想做人」、「做人無意思」等,而且會寫下遺言、遺書,默默地安排身後事,「例如將貓狗安排畀人照顧,將銀行卡、密碼交託畀家人等等」。除此以外,家人還可留意一個小細節:

「有一個很多人都會忽視的細節,就是抑鬱症患者,在家中突然『行唔安坐唔落』,不停在家中踱步『坐唔定』,而且表現得非常痛苦,這情況過往經常出現,反映他的病況可能已經很嚴重。」

一句說話恐有反效果

當抑鬱症患者情緒低落時,很多時家人、朋友都會不斷說鼓勵說話,陳仲謀提醒部分說話或會帶來反效果。他舉例指,很多時家人在勸慰時會對病人說「堅強啲」、「放鬆啲」、「好小事」,然而這些指導性、批判性說話,反而有機會病人情緒更差,「有些病人會覺得『咁小事我都應付唔到,即係我更加無用』。」他建議此時親友應避免給予太多意見,「以耳代口」充當聆聽者,讓其舒發情感,去了解病人的內心感受,並表示理解和體諒。

對於避免患上抑鬱症及令抑鬱惡化,陳仲謀有以下建議:

  • 恆常做運動
  • 良好的社交活動
  • 避免進食增加憂鬱風險的高卡、垃圾食物
  • 不要以吸煙、飲酒、濫用藥物抒壓
  • 多曬太陽及進行戶外活動

3大抑鬱症高危族群

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以下3類人士較容易患抑鬱症,

  • 有家族遺傳:抑鬱症有家族遺傳的傾向,如基因遺傳或家族中曾有精神疾病病史,患上抑鬱症的機會比一般人高。
  • 有童年陰影:環境因素是誘發抑鬱症的主要原因,如從小被自己的父母否定,容易出現焦慮和抑鬱症狀;童年時期若曾遭受心理創傷,會增加成年後患抑鬱症的可能性。
  • 自我形象低落:經常缺乏自信或有強烈的負面自我概念,很容易跌入不斷自我批評的漩渦中,例如當紅明星若對網上言論非常敏感,容易因一個眼神或言語受影響。

麥棨諾指出,如果出現多項以下的症狀,而持續超過一至兩星期,同時影響到正常生活,便可能患上抑鬱症:

「心情低落(認為自己無用、無希望及無價值)、對喜好失去興趣、易發脾氣、思覺失調(出現幻聽及妄想等)、充斥負面情緒、性格大轉變、不願與人溝通。」

病例:細心丈夫救回絕望太太

麥棨諾指部分抑鬱症患者很難被察覺,即使「生活美滿」也有機會患上,他分享曾遇到一宗病例,女患者與丈夫育有兩名小孩,生活穩定無經濟壓力,更準備提早退休。

但在某個晚上,丈夫發現她將自己反鎖在浴室,開門後丈夫發現浴室窗戶打開、窗台盆栽全被移開,他開始懷疑老婆有自殺傾向,於是帶她就醫,麥醫生則透過心理和藥物治療,助其紓緩情緒問題。然而另一個晚上,丈夫發現她在深夜靜悄悄離家,尾隨發現她走到大廈的平台企圖跳樓輕生,幸丈夫及時阻止,才避免悲劇發生。麥醫生決定改用更快見效的方法,採用噴鼻式藥物,其病情才逐漸好轉。

麥醫生提醒,要避免抑鬱症出現,首要採取預防方法,「其實一般人會定期做身體檢查,但大腦健康亦同樣重要」,他建議一般人每3至5年做一次情緒精神檢查,如高危族群則應每年一檢,讓醫生及早發現病灶,才能降低風險。

家人有否患抑鬱?4大層面判斷

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接受《晴報》訪問則表示,朋友和家人往往為未能察覺到身邊的抑鬱症患者而感到內疚,其實可透過以下4大層面,判斷身邊人會否有機會患上抑鬱症:

  • 1.睡眠:睡眠質素欠佳,出現失眠、發惡夢及入睡困難(躺到床上超過30分鐘仍沒法順利入睡),令情緒變差
  • 2.味覺變差:吃不出食物味道,又或是突然愛吃甜食
  • 3.長期便秘:腸胃出現異常情況,如長期便秘
  • 4.失去興趣: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如一直盯著手機但沒有專注

作為家人和朋友,當發現抑鬱症患者面對情緒起伏時,往往想要伸出援手。黎大森指出,聆聽是「給予回饋」的最佳方法,讓其宣洩負能量。他以失眠為例,若在勸慰時對患者說「瞓唔到呀?再努力啲試吓啦!」,反而令患者更有負擔。相反,他建議此時親友應說「見你瞓得唔好,係咪有嘢擔心?可以同我傾傾!」,同時聆聽過程中不應給予意見,也不要給壓力他們要立刻好轉,只要用將心比己的方式與患者溝通,便對患者有一定的幫助。

2023年 01月9日 信健康

我不反對安順寄情於物,有些時候,這也是個不錯的排鬱之法。只是,她的情似乎寄得有點過了火,她跟我說,她不時會與「丈夫公仔」對話,生活遇上不順之事,第一時間會找「丈夫公仔」傾訴;睡覺時,又會預留床的一半位置,讓「丈夫公仔」得以安睡,即使祖兒不時邀約她外出,她都推卻說想待在家中。我聽罷不禁與恐怖電影的情節聯想起來,而安順,就好像電影中因受不了打擊而要大開殺戒的女主角。我當然不是認為她有殺人的念頭,只是她的行徑,無疑是反映其還未刻服丈夫離去帶來的哀痛,她拒絕接受丈夫已離世的事實,甚至以「丈夫公仔」來逃避現實,孤立自己。

安順幾十年來的生活都環繞著丈夫,雖說早已有心理準備,但當丈夫撤手人環,她頓然失去生活的重心、因而感到無助,對將來充滿疑問,甚至不知如何生活,夾雜她認為照顧丈夫不力的愧疚,她的抑鬱焦慮程度已達至不可收拾的地步。藥物當然對她有明顯的幫助,最基本是可以讓她得以安睡,再來就是心理輔導,我轉介了她到臨床心理學家進行哀傷輔導(grief counseling),讓她慢慢地接受喪親的痛苦,把美好的人與事,成為只屬於自己的專屬回憶。

我一直陪同安順面對整個過程,鼓勵她想想將來、訂個目標,不一定要走丈夫為她鋪好的路,她也可以規劃自己的人生,維持日常生活,讓她不至於長時間停留在虛無感中,也能幫助她逐漸走充滿期待的人生。

現時,安順仍需服用藥物,但她開展了自己的新生活,嘗試參與一些以前從沒想過的事,除了間中會相約朋友外出聚舊,亦嘗試一些從未想過會接觸的生活-義工服務,她希望以自身照顧丈夫的經歷,為走在生命最後一程的病患出一分力,成為了善終服務的義工。雖不愁生活,但為了讓自己見識更多,她找了一份簡單的兼職工作。最近一次的覆診,她告訴我,想起丈夫的時間好像越來越少,有時忙得喘不過氣,腦海整天也不會浮起丈夫的身影。

2023年 01月9日 信健康

陪偶如陪夫(三)

她偶然於網路上找到把人像照片製成物件的廣告,想到掛念的丈夫,不如試試下個單,把丈夫的照片印在攬枕之上,好讓自己想念他時,抱抱攬枕,得到一絲絲心靈的慰藉。也不知是安順過於思念丈夫,還是公司製作認真,成品的像真度很高,她甚為喜歡。丈夫過世後,她一直都難以入眠,但得到攬枕後,每當半夜在床上輾轉之時,她就拿出攬枕,閉上雙眼,一邊輕撫丈夫的照片,一邊回想與丈夫相處的點滴,神奇地,安順在不知不覺中安然入睡。偶然熊抱攬枕仍是睡不著,她會拉著「丈夫公仔」起床,播起音樂,在大廳中與「丈夫公仔」翩翩起舞,她對我說,從前與丈夫最大的娛樂,就是跳社交舞,他倆不定期到舞廳,沉醉在專屬於他們的舞池中。

慢慢地,安順開始上了癮,點選了丈夫不同時期的照片,把家中可印上照片的物品,都變成丈夫的樣貌,不僅把照片印在不同的物件之上,還會為「丈夫公仔」裝身,把丈夫生前的衣物給「丈夫公仔」穿上,甚至連假髮都一併購入,不時為「丈夫公仔」轉換造型。看著隨處可見的「丈夫公仔」,她再次感覺到,自己的世界又再被丈夫填得滿滿。

鄰居祖兒形容,安順丈夫過世後,她曾拜訪安順家幾次,每次都有心裡發毛的感覺,安順家的牆上掛滿與丈夫的合照,架上放了丈夫送給安順的禮物,連供客坐的梳化,都沒有一個吉位,只有一個個大小不同、以其丈夫照片製成的咕臣,彷彿安順的丈夫的身影無處不在。最令祖兒下定決心拉安順來見我,是她不止一次目睹安順手挽丈夫的人形公仔,一步一步地走到餐抬,安放好「丈夫公仔」後,在桌上擺好兩份碗筷,把丈夫生前最愛的餸菜夾到他碗中,一面吃飯,一面與「丈夫公仔」聊天。祖兒跟我說,如果不知道她丈夫已離開人世,單看畫面,會很懷疑安順是否看見一些常人看不到的東西。

2023年 |04月24日 信健康

陪偶如陪夫(二)

安順形容,丈夫把她當女兒養,用他一輩子的時間寵愛自己、在乎自己、關心自己。丈夫更明言沒計劃生兒育女,希望全心全意地照顧安順,不讓兒女奪去對她一分一毫的關注。過去的二十多年,安順沐浴於丈夫的溺愛之中,感覺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我留意到,唯有談及丈夫時的安順,才展露出嘴角上揚的表情,其餘的傾談時間,都是語氣平淡得像是訴說別人的故事。

她理所當然地以為丈夫會與她白頭到老,誰知一場癌症,折磨了丈夫兩年多,最後他還是敵不過病魔,與世長辭。由丈夫得知自己患病開始,已對安順日後的生活擔心不已,即使大病當前,亦把大部份的心神放在安置安順之事上,為她張羅日後的生活費、為她添置不同的設備、為她規劃生活……安順除了感動,還心存歉意,覺得自己成了丈夫的負累,會不會是自己令他的病情加重? 自己能不能為面對辛苦抗癌的丈夫出點綿力? 安順認為,是自己讓丈夫一生的最後一程走得如此不安心。她的抑鬱情緒因而一點一滴地累積,直至變成全世界最可憐的女人時,就一發不可收拾。

安順的世界,幾乎整輩子都是環繞著其丈夫,病前為丈夫打理家庭,管理膳食,丈夫早上出門前定會備好豐盛的早餐、愛心飯盒當然也少不了,下午會在家打理家頭細務,希望丈夫回家後得以舒適地休息;黃昏之時,亦是準備晚餐之時,安順每頓晚餐都會煮上一個丈夫喜歡的菜色,務求丈夫吃得香、睡得好。丈夫仍未病發前,她偶爾會相約朋友外出,來個下午茶、或是晚餐,雖然次數不多,但總算是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丈夫病發後,安順把全部的時間都留給丈夫,糾纏於忙碌的照顧中,每天陪丈夫出入醫院化療、準備適合癌症病人的膳食、不時推著坐著輪椅的丈夫到公園散步,展望將來,計劃著病癒後的旅行大計……從前與丈夫點點滴滴的甜蜜回憶,如今都化作輕煙,安順不甘亦不願棄掉,很想把這輩子最美好的回憶永遠留在心中。

2023年 01月9日 信健康

陪偶如陪夫(一)

安順是被朋友連拖帶拉地來到診所,她由步入診所大門,乃至來到我面前,都擺著一幅臭臉,彷佛全世界都虧欠了她。她當然不想跟我對話,只是不斷強調她很好、她沒事,不明白何解被拖到精神科診所。

與她一同前來的是我的「老朋友」祖兒,是老朋友,又是老客人。祖兒的弟弟是我的舊病人,診治了幾年,現時已不用服藥,由於她每次都陪弟弟覆診,又密切跟進弟弟的病況,我因而與她熟稔起來,而安順正是被她拖著來、青梅竹馬的鄰居。

祖兒知道安順很怕生,不習慣與陌生人聊天,50多年來,只因小病看過幾次醫生,要安順對首次見面的我,交代其背景與經歷,如同要在石頭鑽出血般困難。祖兒一進入診所,就興奮地與姑娘們聊東聊西,希望盡量淡化診所嚴肅的氣氛。即使來到診症室,亦恰似老朋友相見聚會般,東扯西扯,我自然配合她的用意,不經意地把話題帶到婚姻之上。

我們營造的氣氛或許漸漸對安順起了效用,她的臉容在不知不覺間寬容起來,縱然我們談到她的痛處,她亦僅僅停頓了一下,沒甚顧忌地說起她的過去。她終於承認,自己處於抑鬱的狀態,而且不是短時間,而是持續了差不多2年,甚至她覺得自己已習慣與低落的情緒相共存,所以沒有想過要把「它」解決掉。

安順說:「負面情緒我不怕,來到今天,我可說是什麼都不怕了!真的,你讓我現在去死,何嘗不可?」我從「來到今天」這句,肯定她有所經歷。她直言兩年前是其人生的最低點,她的一生最愛—丈夫因癌病而離開人世。安順娓娓道出她與丈夫的點滴,她讀書時期結識了丈夫,是她的初戀,也是她的唯一,自拍施時期開始,丈夫就很庝愛她,她說一,丈夫從來都不會說二。大學畢業後就步入了婚姻之路,丈夫對她的關懷,只增沒減,他怕安順外出工作會累壞,積極打工累積財富,經營了一盤小生意,讓她婚後享受安坐家中的生活。

2023年 5月18日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大角咀弒親案」情緒問題大拆解
2022年 5月18日 香港開電視 – FIT 開有條路嚴重抑鬱引起自殘的禍害
2022年 5月18日 鄭丹瑞《健康旦》 噴鼻式抑鬱藥 有效改善頑治抑鬱症
2022年 5月6日 竹石台 The Bamboo Rock 開解精神科醫生同臨床心理學家的書?剖析原生家庭問題、活著的意義等|有話直説
2022年 4月29日 竹石台 The Bamboo Rock 港人情緒問題有邊啲?抑鬱症身心症仲有PTSD?!叫人「睇開啲」其實有害!|有話直説
2022年 4月21日 竹石台 The Bamboo Rock 原來冇心理醫生呢個職業?!精神科醫生同臨床心理學家到底有乜嘢分別? |有話直説
2022年 3月16日 8杯水Meditorial 精神科醫生 解構 思裂SPLIT 不赦島 劇情 | 精神分裂原來係原發性 |
臨床診症點睇出 人格分裂 多重人格障礙
2022年 1月18日 鄭丹瑞《健康旦》 面對轉變難免有情緒 調適情緒正向面對疫情
2021年 11月24日 healthyD 抑鬱症之你問我答
2021年 10月6日 AM730 新藥理機制 對抗頑治性抑鬱症
2021年 10月6日 東方日報 頑治性抑鬱症可影響腦部功能 噴鼻式抗抑鬱藥可紓緩症狀
2021年 10月6日 晴報 精神健康 │ 「頑治抑鬱」病情難控制 新噴鼻式藥物最快即日見效 復發率可減半
2021年 5月21日 精靈一點‧健康你主場》 你是工作狂?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healthpedia_tv/episode/740892
2021年 5月12日 男士情緒問題 /精神健康 – 集氣心友會@他她它的都市生活
2021年 5月9日 一個瘦20磅 一個肥3個碼 賴弘國憂鬱厭食 嘆與阿嬌離婚毀人
2021年 3月3日 NMO病人情緒處理系列 3 – 告別不幸感
2021年 2月16日 NMO病人情緒處理系列 2 – 怕復發的焦慮
2021年 2月11日 NMO病人情緒處理系列 1 – 抑鬱
2021年 2月3日 新冠肺炎|25%人因疫情感與伴侶關係更疏離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棨諾(左)建議,伴侶可以多向對方表達謝意,並在疫情間多留意對方有什麼需要,以示關心。
2021年 2月3日 疫下市民不滿社交生活 情侶家人關係變差 專家:以擁抱代替沉默
2021年1 月20日 新城資訊台-集氣心友會

2020年 12月29日 起身食飯瞓覺通通有時間表 精神病院似獄中生活?醫生:有助病人建立規律生活習慣
2020年 12月8日 「腦」實講 第九集 : 焦慮驚恐等病徵和治理
2020年 一岸三地的精神科醫師
https://youtu.be/FEUwrOoLCtM
2020年 和你傾聽生命-森美在情緒困擾中的過來人分享

思覺失調

2020年 香港開電視 -Fit 開有條路 EP142
2020年 思覺失調知多D
2020年 思覺失調知多D
2020年 思覺失調知多D
2020年 思覺失調知多D
2020年 思覺失調知多D
2020年 思覺失調知多D
2020年 思覺失調知多D

抑鬱症

2020年 美贊臣 為孕婦的負面情緒把脈

https://youtu.be/4RFh2_WIXtch?v=8U_Lb7FW0sI&list=PLhj9lyjzfdkl8tufyVmqzBs10LlCT0vmU&index=21

2020年 美贊臣 健康寶寶源於快樂媽媽

https://youtu.be/4RFh2_WIXK4

2020年 美贊臣 讓人期待的懷孕過程

https://youtu.be/fN8Hkxai–Q

2019年 美贊臣 產後抑鬱最常見誤解!

2019年 美贊臣 做個快樂媽咪的魔法!

2019年 美贊臣 讓媽媽快樂的說話!

2018年1月1日 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 精神健康 x 親子衝突 (抑鬱症)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017年11月20日 See Doctor 小學生欺凌 – 電話訪問麥棨諾醫生

其他情緒問題

2018年10月24日 TVB 85台 醫療關「健」字-如何辨別情緒問題

2018年10月24日 TVB 85台 醫療關「健」字-大眾對精神科的誤解

2017年10月20日 情緒動力聯盟 關懷情緒病 助重獲動力-情緒動力聯盟2017最新短片-母子篇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點樣提早預防情緒問題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如何認識自己身邊的情緒困擾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老闆如何覓得好員工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老闆情緒有問題影響的是全公司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老闆如何理解人才和人力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如何理解工作上的負面情緒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人才選擇的竅門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如何利用人事部調節員工的負面情緒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老闆如何舒緩有負面情緒的員工

2018年8月22日 心視台 好的員工是公司的資產

2018年7月8日 有種部隊 Guts Army 【個個都話瀨嘢,唔通個個都真係瀨嘢咩】之《天台上的中佬》

情緒與壓力媒體訪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