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妄想症(Erotomania)是一種相對罕見的心理疾病,患者堅信某個人(通常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對自己懷有深厚的愛意。這種病症的患者經常會將對方的一些無關痛癢的舉動解讀為暗示,並深信不疑。情愛妄想症不僅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還可能導致行為上的極端反應,如跟蹤或騷擾對象,甚至在遭到拒絕後出現憤怒或自毀行為。以下文章將介紹情愛妄想症症狀、成因及治療方法。
情愛妄想症的症狀
情愛妄想症的主要症狀是患者堅信某個人正秘密地愛著自己,這個人通常是名人或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患者可能會認為對方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解讀為對方對自己的情感表達。這些妄想往往是持久且難以改變的,患者通常不會承認自己有問題,並可能因此拒絕尋求治療。
情愛妄想症的例子
情愛妄想症在性別上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女生的患病比例普遍高於男生,但這並不意味著男性不會受到此病症影響。其中一個著名的案例,是 1981 年行刺美國總統雷根的小約翰・欣克利(John Hinckley, Jr.),他對好萊塢女星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產生了狂熱的迷戀,甚至聲稱刺殺雷根總統是為了引起茱蒂・佛斯特的注意。
除了真實的例子外,情愛妄想症亦是不少文學或影視作品的題材,例如香港近年的電影《幻愛》就從另一角度刻劃情愛妄想症。片中講述一名精神分裂症康復者患上「情愛妄想」的故事。主角對一位陌生女孩一見鍾情,隨著感情的加深,開始出現情愛妄想症的症狀,幻想出一段甜蜜戀情,呈現病患心境的微妙轉折。
情愛妄想症的成因
目前尚無確切的研究能夠完全解釋情愛妄想症的成因。根據一些研究,這種病症可能與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有關,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
- 生理因素: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的失衡,被認為與產生妄想思維有關。
- 心理因素:低自尊、孤獨感或過去的創傷經歷也可能加劇此病症的發展。
- 環境因素:在壓力大的生活環境中或遭受社交孤立時,人們更容易出現妄想性思維。研究顯示,曾經受到情感忽視或虐待的人,在成年後更容易發展出依附障礙和妄想症。
情愛妄想症的治療
情愛妄想症並非不可治療,若能及時配合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多數患者可顯著改善病情,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藥物治療
抗精神病藥物是最常見的選擇,能夠減輕妄想性思維及相關情緒問題。
認知行為療法(CBT)
協助患者逐步檢視並調整自身的思維模式,學習如何分辨現實與幻想及建立更健康的應對方式。此外,社交能力訓練亦有助患者重新適應人際互動。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
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病情缺乏認識,因此需要醫療專業人員以支持和理解的態度來引導他們接受治療。同時,家人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應該以耐心和關懷來幫助患者,而不是強行爭辯或批評,以免加深患者的不信任感。
患上情愛妄想症怎麼辦?麥棨諾醫生專業醫療團隊
情愛妄想症是一種複雜且少見的心理疾病,其影響深遠,不僅困擾著患者本身,若不及時察覺或介入,患者的幻想可能愈演愈烈,甚至給周圍的人帶來困擾。了解情愛妄想症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有助於及早識別和預防,提高患者的生活質素。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類似症狀,應及時求助,歡迎諮詢麥棨諾醫生(Dr Greg Mak)及其專業醫療團隊,我們會為你提供專業意見。
References: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情愛妄想
[2] http://www.am1430.com/hot_topics_detail.php?i=1684
[3] https://health.mingpao.com/【性本善】情愛妄想症-堅定不移地自作多情/
[4] https://helloyishi.com.tw/mental-health/healthy-relationships/love-disorder-attachment-disorder/
[5] https://spiketren.gitbooks.io/psy101/content/ch14/core/core3.html
[6] https://www.hk01.com/知性女生/132249/戀愛妄想症-妄想醫生和上司偷偷愛上自己-事實-現實中-零接觸#google_vignette
[7] https://treehole.hk/psychology/小丑-心理病-母親-兒子-人格建立/
[8] https://www.mind.org.hk/zh-hant/mental-health-a-to-z/認識妄想症/「妄想症」有甚麼治療方法?/
[9]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16846478-200905-x-280-48-48-a2
[10] https://www.judicial.gov.tw/tw/dl-149850-805ae05c6c7c43879773cb9128444ed5.html
[11] https://www.instagram.com/mhahk.dce/p/CCneE1RBIGC/
[12] https://hi-in.facebook.com/aleck.kwong.therapy/posts/107705109599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