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都深受失眠問題困擾,從而選擇服用安眠藥來改善睡眠質素。然而,你是否清楚不同安眠藥種類與使用風險。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對人體產生依賴性嗎?麥棨諾醫生及其醫療團隊將會為大家深入介紹安眠藥原理、長期吃安眠藥的後遺症及副作用,讓大家更了解有關服用安眠藥的資訊。
為甚麼會失眠?
失眠的原因可以有許多種,一般是由生理、心理或環境因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失眠原因:
壓力和焦慮
生活中的壓力,例如工作、學業、家庭問題等,都是導致失眠的主要原因。而焦慮症、抑鬱症等情緒問題也可能會影響睡眠。
不良的生活習慣
晚餐過飽、飲用過多的咖啡因、含酒精的飲品、睡前玩手機等習慣都可能影響睡眠質素。
環境因素
噪音、光線過強、臥室溫度不適等都可能影響入睡或睡眠狀態。
了解安眠藥原理及種類
市面上安眠藥種類繁多,根據其作用機制和效果,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常用的安眠藥物包括苯二氮䓬類藥物(Benzodiazepines,BZDs)、佐匹克隆(Zopiclone/Imovane)和唑吡呾(Zolpidem);此外,還有一些其他藥物可用於治療失眠問題,例如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和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這些藥物可以有效幫助紓緩因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問題,並改善睡眠質素。
苯二氮䓬類藥物(Benzodiazepines, BZDs)
苯二氮䓬類藥物是最常用的安眠藥之一,這個種類的安眠藥原理主要通過增強GABA(γ-氨基丁酸)的作用來產生鎮靜效果,幫助紓緩焦慮並促進入睡。常見的苯二氮䓬類藥物包括安定(Diazepam)、氟西泮(Flurazepam)和匹那西泮(Prazepam)。這些藥物主要適用於有焦慮症狀或入睡困難的患者。
佐匹克隆(Zopiclone/Imovane)
佐匹克隆屬於「非苯二氮䓬類」的「催眠劑」,常被用來短期治療失眠,主要通過抑制大腦的過度興奮來幫助入睡。佐匹克隆的半衰期相對較短,因此較少引發第二天的嗜睡感,通常被視為較安全的選擇。
唑吡呾(Zolpidem)
唑吡呾是一種短效的安眠藥種類,由於具有幫助睡眠的化學物質,對於快速入睡有良好的效果。它適合用於短期治療急性失眠,只要依照醫生指示使用,一般不易產生明顯安眠藥依賴。
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s)
抗組織胺藥物,例如異丙嗪(Diphenhydramine)和多塞平(Doxepin),一般用於治療過敏,但亦有輕微的鎮靜作用,因此有時會被用來處理失眠問題。不過,在長期依賴這個種類的安眠藥的話可能會產生口乾、嗜睡等副作用。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水合氯醛是一種較早期的安眠藥,主要原理是透過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來達到催眠效果。雖然它在治療失眠方面仍有一定的作用,但由於其副作用和安全性問題,現代醫學則較少使用。
安眠藥依賴性強嗎?
面對失眠,許多人擔心服用安眠藥會不會上癮。其實,依賴安眠藥的程度因人而異。在治療失眠期間,即使安眠藥的劑量正常,對長期或頻繁使用苯二氮䓬類藥物、佐匹克隆或唑吡呾等安眠藥的患者,特別是有濫用酒精或其他藥物歷史的病人來說,可能會導致依賴的情況出現,特別是有濫用酒精或其他藥物歷史的病人,會更容易出現藥物依賴或成癮。
如何減少依賴安眠藥?
如非必要,安眠藥應該只限於短期使用,一般不應超過四個星期,患者亦應根據醫生的意見逐步停藥。另外,從非藥物治療方面來說,長期失眠問題的患者應考慮採取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療法、放鬆練習等,以避免安眠藥依賴或出現其他健康風險。
長期吃安眠藥副作用一覽
長期使用苯二氮䓬類藥物、佐匹克隆及唑吡呾,可能會導致耐藥性減少、藥物依賴及出現戒斷症狀等的副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長期吃安眠藥副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藥物耐藥性減少
由於身體對藥物的反應會隨著時間而減弱,長期使用安眠藥後,藥物的效用可能會逐漸減少,令到效果不再如初期那麼顯著。因此,安眠藥應該僅用於短期治療。
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
使用安眠藥時,若同時服用酒精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例如夢遊或在睡眠中駕駛等異常的睡眠行為。
其他身心副作用
長期吃安眠藥會引發其他副作用,例如:
- 失憶、暈眩、肌肉無力、步履不穩
- 反應遲鈍,例如敵意、攻擊性、煩躁、亢奮
- 複雜的睡眠行為,例如夢遊、在睡覺時駕駛、進食、撥打電話
- 胃部不適,例如腹脹、氣脹
- 亢奮、頭昏、神志不清、幻覺、惡夢
- 消化系統反應,例如腹瀉、噁心
雖然安眠藥能有效改善短期失眠,但長期使用會帶來許多風險。藥物耐藥性、依賴性以及戒斷症狀等問題不容忽視,因此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安眠藥,並避免長期依賴。如果患者長期受到失眠問題的困擾,應考慮其他治療方案,並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長期吃安眠藥的後遺症有哪些?
長期吃安眠藥會帶來不同的後遺症,這些後遺症不但影響身體健康,更可能對心理和生活質素造成負面的影響,例如:
認知功能受損
長期使用安眠藥可能對大腦的認知功能產生影響,造成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問題。長期吃安眠藥的後遺症在日後可能仍然存在,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
睡眠結構週期改變
安眠藥會影響正常的睡眠周期,使睡眠質素降低。雖然藥物能幫助入睡,但可能會影響到深層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導致睡眠質素變差,醒來後仍感到疲倦。
出現戒斷症狀
當身體對安眠藥產生依賴等副作用後,很大機會導致戒斷症狀出現,主要包括:
- 焦慮、抑鬱、注意力不集中
- 失眠、頭痛、暈眩
- 耳鳴、食慾減退、震顫
- 出汗、煩躁不安
此外,長期吃安眠藥的後遺症包括其他嚴重的症狀,包括肌肉抽搐、精神錯亂、妄想、抽搐和出現幻覺等。停藥後,病人仍可能會出現間歇性醒來或出現逼真夢境的情況,而以上的問題可能會持續數週。不同藥物的戒斷症狀發作時間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短效藥物會更早出現戒斷症狀。
非藥物紓緩失眠方法
為減少依賴安眠藥入眠,亦可採用非藥物的紓緩方法,改善睡眠質素:
戒煙與戒酒
對改善睡眠質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刺激神經系統,反而令人難以放鬆;而酒精則可能暫時促進入睡,但會影響深層睡眠,使睡眠質素下降。
維持工作與生活平衡
另外,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亦是其中一個安睡的關鍵因素,過度工作或精神壓力過大會令身心處於緊張狀態,影響入睡。因此,安排適當的休息和放鬆時間能幫助維持心理健康,促進良好睡眠。
進行瑜伽和冥想
同時,瑜伽和冥想也是有效的紓壓方法。這些活動有助放鬆身心,減少焦慮與壓力,並改善血液循環,為入睡創造更理想的條件。
減少攝取咖啡因
飲食方面,我們亦需要注意咖啡因和茶的攝取量。咖啡因會激活神經系統,同時抑制腺苷接受器,但會干擾睡眠,因此應避免在中午以後攝取含咖啡因的飲品。
光線控制
環境方面,適當的光線控制也有助調節生理時鐘,避免在臨睡前使用電子設備,可避免刺激大腦及影響褪黑素分泌,影響入睡過程。同時,避免進行睡前過度刺激的活動,例如跑步等激烈運動,有助讓大腦進入放鬆狀態,更容易入睡。
尋求專業協助
當睡眠問題持續影響生活質素,無論是情緒、健康還是工作表現,可以尋求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睡眠治療師為你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建議。以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 I)為例,通過幫助患者識別並改變不良的睡眠習慣及思維模式,來減少入睡困難的情況。
此外,專業輔導還能夠幫助個人處理壓力、焦慮或抑鬱等情緒問題,解決失眠的根源。專業心理輔導人員能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提供放鬆技巧、冥想指導,並為患者建立積極的睡眠習慣。
另外,睡眠問題可能與某些潛在的健康問題(例如睡眠窒息症、抑鬱症或焦慮症)有關。專業精神科醫生會提供進一步的評估與診斷,並為患者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
攜手克服失眠問題 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透過說明安眠藥的種類、原理以及安眠藥的依賴性,相信大家都對長期吃安眠藥的後遺症和副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類似的情緒問題,歡迎諮詢麥棨諾醫生(Dr Greg Mak)及其專業醫療團隊,讓我們與大家共度難關。
參考資料:
https://www.mhahk.org.hk/index.php/m1
https://www.derc.org.hk/en/news-detail.php?id=878
https://goodmood.com.tw/side-effect-sleeping-pill
https://www.sop.org.tw/news/l_info.asp?/44.html
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news_informations/dm_07.html
https://helloyishi.com.tw/sleep/insomnia/sleeping-pills-side-effects
https://www.mhahk.org.hk/index.php/m1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9959182
http://www.di-yi.com.tw/case-list/item/304.html
https://www3.ha.org.hk/cph/imh/tc/mental-health-info/1/1/5/insom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