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失調已經成為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近年來亦備受關注。這類疾病除了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亦可能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日常生活。飲食失調的定義是什麼?飲食失調的症狀包括極端的節食、焦慮以及暴食等行為。麥棨諾醫生的醫療團隊以下將會分享飲食失調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幫助患者走出飲食失調的困境,恢復身心健康。
飲食失調的定義
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定義為以不正常的飲食行為為特徵的精神健康疾病,常見的類型包括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暴食症(Bulimia Nervosa)和狂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這些疾病會導致患者對體重、身形產生扭曲的認知,並且常伴隨極端的飲食行為,如節食、暴飲暴食、催吐或過度運動等。這些異常的飲食習慣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飲食失調症狀
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的常見類型包括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暴食症(Bulimia Nervosa)和狂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這三種飲食失調的症狀大致如下:
厭食症 (Anorexia Nervosa) | 暴食症 (Bulimia Nervosa) | 狂食症 (Binge Eating Disorder) |
體重過低,通常BMI低於17.5 kg/m²長期節食,對食物、熱量和脂肪過度焦慮,害怕變胖經常避免在他人面前進食,食物常常被切成小塊或分開進食進食後可能會催吐、過度運動或使用瀉藥可能有營養不良、月經停止等生理問題有強烈的控制感,情緒上常感到焦慮或抑鬱 | 體重正常或稍微過重暴食後會催吐、過度運動或服用瀉藥害怕體重增加,並對暴食行為感到焦慮和羞愧出現胃腸問題、電解質不平衡、心臟問題等可能有焦慮、內疚、抑鬱等情緒會避免被他人發現自己的暴食行為 | 體重過重或肥胖暴食,短時間內吃大量食物,無法自控進食後有強烈的內疚和羞愧感情緒波動較大,經常感到焦慮、抑鬱或自責可能隱瞞自己的暴食行為,並避免與他人進食 |
延伸閱讀:節食減肥會成厭食症嗎?厭食症初期病狀及心理治療方法
飲食失調原因與社會文化因素有關?
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s)的原因可能涉及生理、心理、家庭環境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以下是造成飲食失調的主要原因:
基因與生理因素
家族中有飲食失調歷史的人,家庭成員的患病風險較高。特別是直系親屬(如父母或兄弟姊妹)有此情況時,患病機率可增加 7 至 12 倍。此外,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尤其是血清素(控制進食的神經物質),若出現異常,亦可能會導致飲食失調。
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問題也是飲食失調原因之一。自尊心低、完美主義、情感不穩定、焦慮症或抑鬱症等心理困擾,常與飲食失調有關。對於許多患者來說,控制食物攝取成為了處理情緒問題的方式。此外,許多人透過控制體重來提升自我價值或彌補內心的空虛感。
家庭環境因素
在過度保護、情緒糾結(意思是指家庭成員之間過分介入或影響彼此的情緒)以及缺乏健康的界線的家庭中成長,可能令患者難以建立自我價值。如果父母過度干涉子女的生活,子女就無法學會獨立思考和建立自我形象,這樣的環境可能促使他們用控制飲食的方式來獲得成就感。
社會文化壓力
媒體過度推崇瘦身和理想身材的標準,讓年輕人對外貌和體重產生不合理的焦慮。此外,同儕壓力亦會加劇這些問題,導致年輕人形成扭曲的身體形象。
飲食失調治療方法
飲食失調的治療方法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包括行為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家庭支持與參與:
1. 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主要是通過改變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幫助患者建立正常的飲食習慣。認知行為治療(CBT) 是其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患者識別並改變扭曲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從而減少對食物和體重的過度焦慮。
2.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的目標是解決飲食失調背後的心理問題,包括自我形象和情緒管理能力,並有助改善家庭關係,幫助患者應對情緒困擾。
3.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通常用於治療伴隨飲食失調出現的焦慮症或抑鬱症。一些抗抑鬱藥物(例如 SSRI 類藥物)能有效治療有情緒障礙的飲食失調患者。這些藥物能幫助調節情緒,減少焦慮,並改善患者的思維模式和行為。
4. 家庭支持與參與
家人的理解與支持能夠促進患者的康復過程,尤其是對於青少年患者,家庭的積極參與能幫助他們建立穩定的情感基礎。透過改善家庭關係,患者能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並續步改變飲食失調的行為。
配合家庭支持 有效治療飲食失調
飲食失調常見的類型包括厭食症、暴食症和狂食症,各有不同的症狀,而飲食失調的行為會因為心理健康、社會文化等因素而加劇。本文介紹了飲食失調定義、原因與治療方法,讓讀者更了解飲食失調的處理方法。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類似症狀,應及時求助,歡迎諮詢麥棨諾醫生(Dr Greg Mak)及其專業醫療團隊,我們會為你提供專業意見。
參考資料:
https://www3.ha.org.hk/cph/imh/tc/mental-health-info/2/1/5/eating-disorder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tc_chi/newsletters/files/bridge49.pdf
https://www3.ha.org.hk/ntwc/pep/2016/06.pdf
https://www.hkfygwellnessplus.org/飲食失調如何自救
https://helloyishi.com.tw/mental-health/eating-disorders/eating-dis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