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機成癮有冇得醫?精神科醫生教你處理方法
打機成癮已成為社會現象,每逢走到街上,不難看到很多低頭族在沉迷打機。
「成癮」在醫學界的定義是指一個人不能自拔地做同一件事情,不分晝夜,不論自己的精神體力是否能負荷,以致影響正常生活,連以往簡簡單單的事情也做不到。例如不能專心讀書完成功課,經常發脾氣,情緒暴躁,更甚的是,如不完成此事,便會整日「囉囉攣」及不安等。如果一個人出現上述症狀,便是「成癮」。
而打機成癮與腦部結構有關,跟毒品、賭博等各種成癮情況相約。腦前額葉負責自我控制功能,如果長期打機有可能會影響腦前額葉功能,令人不懂安排處理事情的先後次序,變成失去自制能力。
現今社會確實有不少人有打機癮,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電子產品普及
現時有超過95%香港人擁有手提電話,青少年透過手提電話玩電子遊戲的機會大大增加,跟以往需要購買一部遊戲機相比容易得多,令青少年更容易對打機產生興趣,成為「上癮」的客觀原因。
(二)不用與人溝通
在電子遊戲的世界裡,打機是單向活動,由於不需要與人相處,不用面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問題,有些青年人更會認為,活在虛擬世界會比在真實世界容易和輕鬆,驅使部份人選擇投入大部分時間在遊戲世界中。
(三)情緒出現問題
有研究顯示,絕大部分打機成癮個案都與情緒問題有關,單純的成癮個案相對很少。假如一個人不開心、過度焦慮及憂慮,而透過打機可獲得一種放鬆、歡愉的感覺,這種感覺自然地會與不快的情緒扣上。日後每當遇到不開心時,便會用這方法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當事情不斷重覆、不斷循環,便會成為一種既定習慣,日後要戒掉便相當困難。
當打機成癮成為病態,不但會影響日常生活、身體和情緒健康,而且會破壞患者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個人社交圈子愈來愈狹窄及局限,沉溺於網上虛擬世界的互動,會影響社交及與人溝通的能力。長大後,便會害怕與人面對面溝通,待人處事也會出現問題。
假如單純地以為減少或禁止打機,或找其他替代品去治療打機成癮的疾病,事實上成功痊癒機會不高,因為患者情緒問題根本未有解決。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要先找出患者為何有負面情緒,例如是否有抑鬱症或焦慮症?與同學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學校和家庭狀況怎樣?一日未找出情緒問題的根源,便很難驅使患者戒掉打機癮。
當找到引致情緒問題、以致沉迷打機的原因後,精神科專科醫生便可以利用藥物,令患者情緒得以改善。同時會為患者進行心理和家庭分析,繼而進行治療,這方面需要較長的時間處理。
另外,要治療打機成隱並非單靠患者一人面對,家庭成員的協助也相當重要。因為當患者出現打機成癮後,家庭難免已經成為一個角力場,因此家人陪同患者一起接受治療,在整個療程中尤其重要。
打機成癮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患者和家人願意一同面對,尋找合適的精神科專科醫生協助,問題定必能夠解決。
摘文:精神科專科醫生 麥棨諾醫生
文章刊登及圖片來源: 健康講座網
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與致電2687 6777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盡快跟進及刪除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