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症是焦慮症的一種,特徵是會有反覆發作的驚恐症狀,而且通常會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突然出現。根據研究顯示,成人的驚恐症發病率約為 3.4%,反映它是不可忽視的精神疾病。為此,麥棨諾醫生圈隊將為大家探討驚恐症的種類、驚恐症成因,驚恐症測試標準,以及醫生治療驚恐症的經驗,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驚恐症。
麥棨諾醫生治療驚恐症患者的個案分享
「又嚟啦!又勁跳啦!真係跳得好快呀!」我面前的病人很緊張地對我說。子清從事會計行業,做事謹慎又認真,個性不服輸,凡事都要做到最好。近幾個月,她發現自己常有心跳快加速的情況,伴隨著胸口緊、呼吸困難、頭暈、噁心、出汗等的徵狀。由於每次出現徵狀之時,心臟都跳得快要跑出身體,加上子清平時作息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她很擔心自己有隱性的心臟病,所以不敢鬆懈,進行了一連串的身體檢查,但結果沒異常。
身體檢查結束之後,子清的情況未有改善。某天,子清的心悸反應再度出現,此次的感覺比之前更為強烈,甚至連帶有手腳抽動的徵狀。她很慌張,因此報警並召喚了救護車,但當子清被送上救護車時,不適的情況已慢慢得到紓緩。她大概算了一下,整個過程為時不過 20 分鐘。抵達急症室後,醫生為她安排一連串的檢查,但同樣地,身體的狀況很正常。
被送進急症室的經歷令子清大為害怕,她極擔心不適的徵狀會突發性地出現,漸漸開始拒絕出門,除了上班,家庭朋友的聚會都通通拒絕,更想過向公司申請在家工作。子清的男朋友有感狀況不妙,在朋友的轉介下,半拖半拉地把子清帶到我診所。經驚恐症測試後,我證實子清並非患上心臟病,而是患上驚恐症。
什麼是驚恐症?驚恐症的常見症狀
驚恐症是焦慮症的一種,特徵是會有反覆發作的驚恐強烈恐懼或不適感,並且伴隨著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狀,通常沒有明顯誘因就會突然爆發。驚恐發作時,患者常出現心悸、胸口痛、頭暈、噁心、出汗、發抖等多項生理症狀,每次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而且會在短時間內由輕微達到嚴重的程度,使患者忍受不了,甚至感覺要失控、快要死亡。
由於驚恐症的症狀跟心臟病非常相似,很多患者會以為是心臟病,往往會進行各式各樣的身體檢查,花了一大堆金錢及時間最後仍然查不出病源,才向精神科求醫。由於擔憂未來可能突然驚恐發作,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驚恐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可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中。
驚恐症成因
驚恐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其形成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涉及遺傳、大腦化學物質失衡及環境經歷等多方面的影響。
遺傳因素
研究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驚恐症患者有家族成員亦患有此症,表明基因遺傳可能增加個體罹患驚恐症的風險。
生理因素
患者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特別是血清素),可能導致過度緊張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和肌肉緊繃。這些生理反應在無實際威脅的情況下出現,使患者誤以為自己正面臨生命危險,從而進入惡性循環,驚恐情緒不斷加劇。
環境因素和個人經歷
如果曾於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經歷創傷,如親人離世、重大疾病或居住環境的變化,均可能引發驚恐症的發作。長期承受高壓力環境,如工作壓力、感情問題或人際關係緊張,也會加劇焦慮情緒,進而觸發驚恐症狀。此外,個性特質如易緊張、憂慮和心急的人,會更容易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變故時產生驚恐反應,繼而誘發驚恐症狀的爆發。
驚恐症的診斷標準
驚恐症的診斷通常依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標準。醫生通常透過臨床訪談與自評問卷(如 PDSS「驚恐發作量表」、GAD-7「焦慮症狀自評量表」)等工具評估患者的焦慮程度及對生活的影響。透過這樣的診斷標準,醫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狀況,並制定出針對性的驚恐症治療方案。
醫生如何進行驚恐症初步測試
在初步的驚恐症測試當中,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包括驚恐發作的頻率、持續時間及伴隨的生理症狀,如心悸、呼吸急促和出汗等。亦會關注患者對未來發作的擔憂程度,以及是否有因應行為,如避免某些情境或場所。排除其他可能導致相似症狀的身體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失調或心臟疾病。評估過程旨在確保準確診斷,並為後續的治療方案提供方向。
驚恐症治療方法
驚恐症並非不治之症,透過適當的治療方法,約 7 至 8 成的患者能夠有效控制並改善病情。驚恐症主要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醫生通常會結合這兩種療法,兩者相輔相成,可以為患者帶來顯著的改善效果:
藥物治療:平衡大腦化學物質
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鎮定劑和抗抑鬱藥。鎮定劑能在驚恐發作時迅速減輕症狀,緩解患者的身體不適,並降低對發作的恐懼感。然而,由於鎮定劑可能導致藥物依賴,因此不建議長期使用。抗抑鬱藥,如調節血清素的藥物,則需長期服用,以降低驚恐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這類藥物通常副作用較少,且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能有效控制病症。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CBT)透過調整患者對驚恐發作的認知與應對方式,協助紓緩焦慮與壓力。通過這種療法,患者能夠改變對驚恐發作的認知,減少負面情緒和焦慮感。此外,靜觀與正念練習也被證實能有效降低焦慮與壓力,幫助患者在面對壓力情境時保持冷靜。
麥棨諾醫生治療驚恐症患者的案例
相信子清的驚恐症成因與其工作壓力有莫大的關係,我處方了有血清素調節劑和鎮靜劑給她,這兩類的藥物副作用不多,子清服藥後也沒有出現上癮、藥物耐受性等的情況。同時,我亦鼓勵她接受驚恐症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動治療中的暴露療法及放鬆呼吸訓練等,以減低驚恐症對身體的影響。經過數個月治療後,她的驚恐症情況已大大改善,驚恐症亦甚少發作。
有疑似心臟病症狀醫生建議接受驚恐症測試與治療
麥棨諾醫生建議大家,如有疑似驚恐症症狀,除了進行身體檢查之外,亦可以諮詢專業的驚恐症醫生意見並作驚恐症測試與治療,或許一直讓你困擾的並非身體上的毛病,而正是常被人忽略的驚恐症。
文章刊登及圖片來源:healthy: D(本文為修訂版)
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與致電2687 6777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盡快跟進及刪除相關圖片